氫氣醫(yī)學十年來,大量基礎和臨床研究先后證明,氫氣對中風、糖尿病、動脈硬化、帕金森病等常見急性和慢性疾病具有治療和潛在治療作用。氫氣使用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其中最常用的是飲用氫水、吸入氫氣和注射氫氣注射液,也有通過氫水沐浴、誘導細菌產生氫氣和服用產生氫氣的化合物等手段。眼科疾病相對比較特殊,給氫氣的方法除上述全身給氫氣途徑外,也有用生理鹽水滴眼睛,日常使用則有用氫水噴霧的方法,最近中國人民解放軍眼科和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眼科、第四軍醫(yī)大學航空醫(yī)學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學等多家單位,聯(lián)合探討一種新的給氫氣方法,就是在眼球內注射含氫氣生理鹽水。用大鼠作為模型動物,藥物N-甲基-N-亞硝基脲誘導視網膜病變,對比腹腔注射和眼球玻璃體內注射氫氣生理鹽水,用視覺誘發(fā)電位、視網膜組織和免疫組織病理學觀察、多電極記錄等,進行功能形態(tài)和生化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眼球內注射微量氫生理鹽水能比腹腔注射氫氣生理鹽水達到對視網膜退化更理想的治療效果。這也是首次用動物實驗證明眼球內注射氫氣生理鹽水可以治療眼底疾病,這一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將會引起更多學者的跟進研究,也提出了一種臨床應用氫氣的一種方法。
但是,氫氣作為一種非常安全的氣體,也具有非常強大的擴散能力,眼球內注射氫氣鹽水畢竟需要專業(yè)的人員和技術,也存在一定風險,似乎這種技術的必要性仍值得商榷。不過臨床最重視的是治療效果,如果眼內注射氫氣鹽水可以獲得更理想的治療效果,這樣的缺陷都不足以擔憂。另外我個人認為,直接在眼球內注射少量純氫氣可能更容易取得效果。
視網膜色素變性是一種慢性、進行性、遺傳性,營養(yǎng)不良性視網膜退行性變。N-甲基-N-亞硝基脲能特異性毒害視網膜感光細胞,經常被作為藥物誘導視網膜色素變性動物疾病模型。這種損傷過程涉及氧化損傷和炎癥反應,氫氣作為抗氧化抗炎癥物質,具有對抗這種損傷的可能,本研究就是利用這種動物模型進行的氫氣治療研究,病對比腹腔注射和眼球內注射的效果差異,研究結果提示,眼球注射效果要超過腹腔注射的效果。
治療效果的研究結果非常直觀。
可以從圖A看出治療的效果是否顯著。
每個視網膜的區(qū)域都存在差異,尤其是眼球注射治療,各個區(qū)域特別是中心區(qū)恢復比較明顯。
從圖A可以看出顯著差異,未治理視網膜失去一層感光細胞,經過治療,特別是眼球注射(IV)神經細胞數(shù)量明顯恢復,當然仍然沒有達到正常水平。 |